東埔對登山人來說絕不陌生,在大學時曾開了八通關活動隊,便對座落在陳有蘭溪畔的東埔一鄰留有印象。接著就是那走不盡的日八古道直到觀高,當時這段約15公里,爬升一千多公尺的古道,走起來如同健身跑步機一般無味,直到去年開始當清八調查的雜工,才又對這條路有了新的認識。
我們藉以作為入山要道的八通關越道路西段,除了是東埔部落布農族人的獵場,也是族人擔任登山健行協作的通道。一路聽了部落大哥們講述路上的往事,使遙遠的路途也變得津津有味,不再像以往走得意志消沉了。
這兩年來記錄了一些八通關越道路西段的傳統地名,盡量以接近的郡社群拼音呈現(協助調查的部落長輩們都是郡社群),d的發音為舌尖塞音,記錄如下:
Talulung:父子斷崖後的轉稜休息地。talulung原意為雨傘,此地因為有如傘的樹而得名。但也聽過此地原建有涼亭,涼亭可避雨如傘而得名的說法。
Tastas:雲龍瀑布,tastas原意即為瀑布。過了雲龍瀑布後的小吊橋,附近有獵路可翻越郡大山南稜下至郡大林道51K。
Dahdahan:樂樂溫泉。dahdah原意為動物舔舐的行為,溫泉附近的礦物質與鹽分較豐富,吸引動物前來舔舐,而dahdahan即指動物經常舔舐之處。
Wulitu:日八里程標約6.2-6.3K一帶,附近有一溪溝。litu是山枇杷,wulitu指有山枇杷之地。
Liluk:日八里程標約8.3Kㄧ帶,意指liluk多之處。liluk是一種殼斗科植物,現地觀察加上以葉與果實給長輩指認,推測是狹葉櫟。
Taigung:今對關駐在所址,長輩說是「轉角」之意。另外,在對關之前的水源有獵路可翻越郡大山南稜下至郡大林道61K。
Basulh:今「中繼站」址,指植物basolh多之處。basulh是一種針葉樹,現地指認是雲杉,不過也有看到鐵杉、冷杉而指認為basulh,basulh可能是某類外型相似的針葉樹通稱。
Iudanum:「中繼站」至觀高間的水源,為「藥水」之意。「iu」為藥之意,「danum」為水,iudanum為有藥性的水。在楊南郡的《清朝八通關古道西段調查報告》裡,曾提到「藥水」的正面效果,但部落長輩卻都說這藥性是讓身體無力,有負面作用的效果,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原住民對楊南郡開玩笑,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嚐試看看。
Wuhangu:觀高坪。hangu是ㄧ種日式便當盒,為配合掛在腰部而略有內凹,wuhangu指此地地貌如hangu。
Bavahlasan:八通關草原ㄧ帶。vahlas是河流,bavahlasan指「接近河流之處」、「附近有河流」,此河指南側的荖濃溪源。
Banaigu:巴奈伊克山屋、駐在所一帶,原意不明。原巴奈伊克駐在所日語發音banaiko。
Minami:南駐在所營地。沿用「南」之日語發音minami而來。
Wuningav:大水窟池一帶。ningav指湖、海,此地有大水窟池,故名wuningav。
Mahudas:秀姑巒山。hudas是對祖父母輩的敬稱,冬季的山頂覆滿白雪如老人白髮,因而稱mahudas。拉庫拉庫溪其中一條發源於此的支流也命名為馬霍拉斯溪,都是以mahudas的字源而來。
Wukolokoloan:稜線細瘦需壓低身體重心、蹲低前進之處,位置待考證。長輩指著的山是馬利加南東峰後的塔比拉斷崖一帶,不過因為東郡橫斷也有「可樂可樂安山」,所以若不是地名誤植,就是有兩處擁有類似地形的地方,得再多問問其他人。
記錄了這些地名後,發現不少地名會冠以「wu-」開頭,後接該地地貌、植物等特徵。像鹿野忠雄在其著作《山、雲與蕃人》中,曾記錄過像wusabihe(玉山)、wutavi(宇達佩山)、wumabungu(盆駒山)、wushitaigan(大水窟山)等山名;這次也有聽長輩提到郡大溪道路上的「wubuan」(可能是望鞍社)以及wulamungan(可能是烏拉孟山)等地名。
另外,由於這次記錄的地名主要都分佈在八通關越道路上,不排除是日治時期開鑿越嶺道之後才出現的地名。
特別感謝這兩年來,阿弄受玉管處委託執行清八西段的調查,而有機會踏上這條超過百年的道路,又與東埔的部落、人,牽起了美好的緣份。與長輩Tama Tahai、兩位Dahu、Banitu一起上山,真的是很棒很美的經驗。
〈州廳の境界〉,出自《東臺灣展望》。資料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當時應該有雲霧,遮住了背後一層稜線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