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クナナウ駐在所與舊古樓鳥事

クナナウ(kunanau)是舊古樓排灣語kuljaljau所轉換的日文假名,為南臺灣甚至全臺灣首屈一指的龐大聚落。探訪時嘗試繞行整個聚落遺跡,規模之大實在令人讚嘆,加上其最高最低的海拔落差有100多公尺,恐怕在這裡待一個禮拜都無法細探完每個角落吧,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殖民時期的駐在所遺跡上。

クナナウ駐在所附近平面示意圖

駐在所位在部落的最高處,有與來義社與白鷺社相連的道路通過。駐在所旁是學校,兩處相連的大片階地略呈東北西南向,南側的平地推測是學校廣場,目前成了停機坪,大多數的遺跡都在北側。

駐在所的正門大致面東,有兩座由石板圍起1.2*1.5m略呈正方形的區塊座落正門兩側,可能曾有植樹或立柱;而正門面東的左前方也有一大一小的兩片立石,作用不明;正門往東可以至一長階梯往下通往聚落。

從正門經兩階階梯進入駐在所平臺,最顯眼的遺跡是水槽A,長寬高為2.6*2.6*1.9m,推測過去曾有相關設施自部落北側的溝引水,另外尚有兩處水槽B與水槽C,分別位在階梯底,以及水槽A往西北方約80m的階地。特別的是,水槽A的壁面上有數處用四顆寶螺排成十字,圖案宛如花朵一般,不知道有無特殊作用,還是單純為建造者的巧思。無論如何,在山中看到這樣的材料被使用都是件新鮮事。

駐在所的北側有兩棟疑為家屋的駁崁,擁有石牆、前庭高臺、中央石柱等家屋建築特徵,但其與駐在所比鄰而居的狀態,又讓人無法確定居住者是排灣族或日本人,可能還得向耆老詢問。

在兩棟家屋的北側則是戰歿勇士之墓,目前碑體已向前傾斜。過去只看過書中照片,親眼看到這片比人還高,字體雕刻極細緻的碑體實在讓人感到震撼。

駐在所內有三處作用不明的駁崁或石牆,其中石牆疑似為通往家屋的通道。這些駁崁常以石板疊砌後,再使用水泥補強或包覆,有別於其他家屋僅以石板堆疊的工法。

除了探訪遺跡,這趟還想起從前實驗室每周的paper討論會中,曾分享過一篇日本鳥類學家山階芳麿的鳥類生態報告,調查地點也包括舊古樓。那時就有再到現地看看經過80年的環境變遷後,鳥類相又有那些改變,沒想到過了幾年後還真的成行。

山階芳麿在鳥類研究的重要地位就不多說了,他也曾在戰前多次來到當時為日本領土的臺灣調查鳥類,並藉著研究員山田信夫、採集家折居彪二郎,以及鳥居元的資料,寫出<Nidification of Formosan Birds (I)>、<Nidification of Formosan Birds (II)>、<Nidification of Formosan Birds (III)>三篇文獻。雖然這幾篇資料的催生,山階芳麿本人並未參與來臺調查的部分,但仍是這位重要鳥類學家與臺灣相牽連的線索之一。這些文獻記錄了當時調查的背景,如時間、地點、採集者,以及生態資訊如巢位高度、窩卵數、卵的大小與外觀等訊息。

除了上述的訊息得來不易,另一珍貴之處在於他們記錄下當時於該處的繁殖鳥類,為環境變遷而伴隨的鳥類相變化提供了可供回顧參考的資料。如今舊古樓的居民皆已移出,原本面積可觀的部落與耕地在少了人類頻繁擾動之後,鳥類有哪些變動呢?

根據<Nidification of Formosan Birds (II)>描述,山田信夫在1937年4月7日至5月1日於潮州郡Raisha(イ社/舊來義)和Kunanausha(クナナウ社/舊古樓)調查,其中於舊古樓停留一週,其中有在舊古樓記錄到的鳥類(附舊學名)與相關訊息簡述如下:

1. 樹鵲 Dendrocitta formosae formosae Swinhoe.
舊來義、舊古樓皆有,1937.4.20找到巢。

2. 白腰文鳥 Uroloncha striata phaethontoptila Oberholser. 
 對小米有危害,舊來義 舊古樓皆有,1937.4.17找到巢。

3. 白頭翁 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
古樓與來義很多,1937.4.16、4.21找到巢。

4. 斑紋鷦鶯 Hypothymis azurea oberholseri Stresemann.
舊古樓很多,可輕易從鳴唱與羽色知道和灰頭鷦鶯(Hypothymis azurea oberholseri Stresemann)不同,但與褐頭鷦鶯之間較難辨認。1937.4.16、4.20找到5巢,巢築於芒屬植物上。

5. 褐頭鷦鶯 Prinia inornata formosa Harington.
舊來義與舊古樓很多,1937.4.16、4.20於舊古樓找到7巢。

6. 頭烏線 Schoeniparus brunneus brunneus Gould.
舊來義與舊古樓皆有,1937.4.20、4.21找到2巢。

7. 畫眉 Trochalopteron canorum taewanum Swinhoe.
1937.4.29於舊古樓找到巢

8. 小彎嘴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musicus Swinhoe.
1937.4.21於舊古樓找到1巢

除了上述的鳥種之外,在舊來義還有小卷尾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和黑枕藍鶲Hypothymis azurea oberholseri Stresemann.,也應有機會出現在舊古樓。

在這些鳥類中,白頭翁、褐頭鷦鶯算是頗具代表性的鳥類,牠們與人類的活動範圍經常與重疊,常可在鄉村的荒地甚至住家附近發現他們;而樹鵲、白腰文鳥、畫眉、頭烏線、小彎嘴也都是不難在低海拔地區觀察的鳥類。

舊古樓的聚落與耕地範圍龐大,海拔可從800m至1300m,在過去有住民活動的時代,由於農耕狩獵等活動的擾動,創造出適合這些鳥類活動的環境,如農田、森林邊緣的茅草灌叢。

人類離開後,森林又開始自然演替,如今整個舊古樓已經被樹林所包覆,茅草灌叢僅在崩塌地與其周圍較易形成,但面積不大且破碎。白頭翁、鷦鶯屬、白腰文鳥、畫眉等鳥類的蹤跡幾乎消失,剩下樹鵲、頭烏線、小彎嘴這些也常使用森林環境的鳥類還可能在此活動了。

以下是這趟在舊古樓記錄到的鳥類:山紅頭、棕面鶯、冠羽畫眉、紅嘴黑鵯、藍腹鷴、小卷尾、大冠鷲、大彎嘴、小彎嘴、五色鳥、黃嘴角鴞、鵂鶹、領角鴞、綠畫眉、白耳畫眉、黃胸青鶲、灰喉山椒鳥、黑枕藍鶲、竹雞、小啄木、臺灣叢樹鶯。

最後再附上這次錄的三段聲音:

1.在來義林道上,遇見成對的大彎嘴飛過,隨即停留在我們身邊,並發出雌雄鳥重唱的典型鳴叫。以往總是認為他發出的沙啞「嘎嘎嘎嘎」聲是較常作為警戒叫聲,而重唱是求偶鳴唱,這次覺得這樣的分別還有討論空間,或許兩種叫聲都有警戒的作用。


2.夜宿舊古樓的凌晨,靜夜裡可以聽到動物踏過碎石的細微聲響,發出叫聲後才發現是隻山羊,也許是發現有我們這群不速之客擋在牠原本想來的地方吧。


3.日落後,四處響起黃嘴角鴞的叫聲,偶而有領角鴞叫,同樣都是令人安眠的美好聲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