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海鼠山陸軍墓地殘跡

過去因為興趣、生態調查而一再來訪的海鼠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結下難解的緣份,成了每年都要來走走的山。除了幫忙撿撿登山客的垃圾外,大概就像拜訪老朋友一般,看看他有什麼變化,聊聊新話題。

這趟要從楊南郡老師很早期的調查報告開始,《太魯閣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調查報告》中寫到:「...據胡先生所言,當初來此開墾種菜時,猶有舊日屋舍,及一百多座墓碑,大抵都是古白楊戰役陣亡者之墓,因榮民痛恨日本人,乃將墓碑掘起拋棄於荖西溪谷。...

走過海鼠山數次,總會想起這段往事,想像著墓碑是否還躺在茫茫草海的某處?

海鼠山陸軍墓地曾名列花蓮港廳的史蹟之一,但如建立日期、墓碑數量規模等資料付之闕如,近照僅在一份日治時期折頁中看到。照片中的墓地平臺砌有駁崁與階梯,平臺上至少有四支墓碑,而大斷崖山的稜線襯托其後,故推測墓地應該位處稜線頂,才可能出現如此的視角。

另外還有葉柏強老師曾在網路上分享的幾張海鼠山老照片,可以依稀分辨出分遣隊南側平地樹立著數枝柱狀物,位置也頗符合上述照片的推測,所以也將該處列為重點尋找區域。 

雖然資料不多,找起來頗不踏實,總不免有作白工的感覺,但也讓過程中充滿期待,提供了許多動力繼續前進。其實就算沒找到,從找尋文獻到踏入田野追求實證的這段空間,已讓人無比享受了,付諸行動就能帶來獨一無二的滿足。

為了避免遺漏了任何線索,還是先從分遣隊的稜頂往北搜尋,再往南到紀念碑。雖然結果是此段稜線全無墓地跡象,但找到了一處疑為舊崗哨的平地,散落著零星的水泥塊;沿著往巴奇干與蓮花池的寬大道路,爬升至展望良好的蕨叢陡坡,看看海鼠山這個被群山包圍的可愛展望臺,似乎有些老照片都在這兒拍攝呢。


接著來到紀念碑南邊的區塊,海拔高度又低了一些,這兒是預定要搜尋的重點區域。離開了營舍集中的平臺森林,進入廣大的茅草蕨類海,要怎麼找起呢。其實前年來訪就曾經從這兒往下切,但時間不夠而沒有仔細搜尋,這趟雖然時間夠,卻又找不到確切的遺跡。隨性在蕨類叢中揮刀,還真的砍到一道駁崁,讓搜尋的希望又微微升溫了些。

這道駁坎高約50cm,並有面向西方的正門階梯殘跡,許多日治時期酒瓶散落駁坎上下,有些甚至像是駁坎的一部分。駁崁上的平臺覆滿茅草蕨類,便直接轉往平臺邊緣,也就是稜線東南側急陡落的地帶尋找,竟驚喜地發現數塊水泥構造,強烈直覺這就是墓石構件。測量之後,約可分為以下幾種規格:

1. 最大尺寸的100cmX100cmX14cm水泥平臺,有兩塊,懷疑是墓石的下臺石(芝石)。其中一塊完整,另一塊已破碎,露出以石混合水泥的斷面,且原本朝上的一面疑有置放中臺石的痕跡。

2. 中尺寸中央鏤空水泥平臺,高度同樣為14cm,長寬則有58cm、60cm、70cm見方的三塊殘件,中央則有30cmX35cm、26cmX30cm兩種尺寸的鏤空部分。

3. 最小尺寸水泥平臺兩塊,長寬高皆為46cmX46cmX14cm,有可能是墓石上臺石。

4. 疑「花立」一只,長寬高為10cmX10cmX23cm,柱心有直徑5cm,深16cm的圓柱凹洞,一側面有五芒星,是與日本陸軍相關的符號。

墓石殘件簡圖

接著,就得往這些水泥遺構的下方尋找了。稜線東側坡度一如預料非常陡峭,植被也與上頭差不多,還夾雜著許多垂直陡壁,得集中精神仔細迂迴繞行。像頭山羌在這些茅草中鑽行許久,總算在一叢茅草基部看到了一根水泥柱,接近一看,連字都還沒看清楚,就等不及向上頭大喊:「找到墓碑了!」

再轉頭一看,又看到另一個更大的墓碑。

自從被推落山崖之後,有人來看過你們嗎?

花了點時間測量記錄。兩座墓碑皆是四方錐狀柱,兩面有字,碑體大小的差距可能源自於軍階差異。較小的墓碑尺寸15cmX15cmX65cm,為實心水泥柱,上刻「故陸軍步兵一等卒米倉八十八之墓」、「大正三年六月三十日於ト戰死」;較大的墓碑為空心水泥柱,尺寸24cmX24cmX117cm,厚約5cm,碑體可能因從高處落下而有破裂損壞,幸好還可以辨認大部分字體,應是「故陸軍步兵中尉富田正忠之墓」、「大正三年六月三十日於ン附近戰死」。

這兩座墓碑都給予我們許多感觸。米倉八十八之名應是取自88歲為「米壽」典故,祈求其能長壽;而富田正忠正是隔著立霧溪相對的富田山之主角,幾年前曾寫了一篇文章分享,沒想到還會在幾年之後再度與他連結。

「故陸軍步兵一等卒米倉八十八之墓」

「大正三年六月三十日於ト戰死」

「故陸軍步兵中尉富田正忠之墓」
「大正三年六月三十日於ン附近戰死」
這些墓碑隱藏在厚重的茅草叢中,反而因為沒有稜線頂較劇烈的日曬雨淋,保存的狀況比起「奧村增太郎」和「大德貞彥」這兩座已知的海鼠山墓碑還好,字跡都還清晰可辨,所以不打算也不希望有人將它再揹回稜線上去了,讓他們靜靜地繼續待在原地應是目前最好的保存方式。

試著從稜頂重新往下搜尋其他的墓碑,但推測應該都繼續滾到更深的山坡而難以搜尋,要不然就是當時榮民還往其他方位丟棄墓碑,實在有太多可能性了。之後又有更多疑問浮上心頭:這兒真的有一百多座墓碑?屍骨真的埋藏在此地,家屬能年年不辭辛勞渡海入山來祭拜?即便道路修築到可以運送戰死者,屍體能在炎熱夏季撐幾天?難道不是先將屍體火化再運送骨灰至此?為什麼還有兩座墓碑在另一處?

無論如何,在確認了陸軍墓地的位置之後,總算又填補了一點點以為將會空白的歷史,這是太魯閣族與日本人、日本人與榮民,不同族群互動所構築出的特殊風景。回到稜頂看著暖暖夕陽漸漸往中央山脈落下,回想起前幾次總能順利找到心中的目標,萬分感激這兒的山靈,願意接納我們一次次的來訪,明年再赴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