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海鼠山分遣隊小調查

去了幾次海鼠山分遣隊都沒有認真做紀錄,12月總算抽出時間,花了2天測量,試著勾勒出海鼠山駐在所的樣貌,算是業餘人士可以做的貢獻吧。


自太魯閣戰役之後,陸軍海鼠山分遣隊便駐紮此地,與桃園的バロン山、宜蘭ルモアン皆為臺灣山地的屯駐軍隊。直到昭和5年(1930年),合歡越道路開鑿完成,山區情勢漸漸穩定,軍隊於同年10月15日撤離,但之後仍有海鼠山駐在所繼續於此地運作。

海鼠山分遣隊的位置偏離越嶺道路,中橫開闢時未經過此地,也保存了駐在所的規模,得以一窺日治時期臺灣山地屯駐地的面貌。
分遣隊的位置幾乎倚在稜線上,南北約250m,東西寬約120m,略成五層平台,有兩層平台是主要的建築物分布區。從南側的入口進入第一層平台,主要有約35mx40m的操場(網球場),以及北、東、南三側建築物遺跡,遺留有酒瓶碎片、瓷器、TR磚、北投窯業磚、水泥地基等遺物。平台西面有疊石駁坎邊界,從前的展望應該相當良好,現已長滿蕨類與灌木。東側有兩個水泥槽,作用不明。

第一平台有斜坡道兩處可通往第二、三層平台,第三層平台有建築物遺跡,留有酒瓶碎片、瓷器、排水陶管等遺物。第三平台有階梯通往第四、第五層平台,第五層平台有直徑約1m的疊石駁坎一圈,以前不知道是否有在此祭拜逝世軍人的墓碑,或是其他有祭祀功能的小型建物呢?

整個區域的外圍有數道深1-2m的壕溝、凹槽,在我見過的駐在所或山地遺跡中,算是非常發達且壯觀的,而從老照片也可以看到分遣隊的角落有衛哨,可能是因為海鼠山分遣隊是軍事設施,又要防範原住民的襲擊,才有這麼嚴密的防禦設施。

除此之外,在分遣隊南側,稜線西邊有一座紀念碑,上刻「臺灣軍建設經理部 一等主計正 佐藤忠一 一等主計 淺井新一」,附近掉落碑體殘件。

從水泥槽往西北方的小稜下,可見到被棄置的兩座墓碑,分別刻有「故陸軍步兵一等卒大德貞彥之墓 大正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病死」和「故陸軍步兵二等卒奧村曾太郎之墓 大正三年六月十四日於クバヤン...(字跡無法辨識)」,附近還有一些墓地的殘件,但找不到其他的墓碑。在楊南郡老師的調查報告中曾寫到戰後於此開墾的榮民曾將墓碑丟棄於荖溪溪谷,我們在這次也選了幾個可能的地方試著切下山去搜尋,但植被和坡度都不利搜尋,不知道日後這些墓碑還有機會可否重見天日?

最後試著繞行營區外圍尋找有沒有垃圾坑,發覺海鼠山分遣隊的遺物不算多,以規模這麼大的遺址來看,這裡的酒瓶、瓷器的遺留物實在有夠少,也許以前都往荖西溪丟掉也說不定。特別的是這裡有不少TR磚和北投窯業磚,不確定使用在何種功能的建築物上,以前要把這些磚塊運上來,想必道路也非常好走才是。

2 則留言:

  1. 知道您對海鼠山十分熟稔,有日本教授檜山幸夫與東山京子博士,在五月4日到6日想到海鼠山踏查紀念碑、與日本人墓碑,不知道是否可以麻煩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很希望能夠幫助你們,但因為明日即將出差工作至23日才可連絡(山區無收訊與網路)
      在出發之前可能無法有足夠的溝通協調,
      海鼠山區仍需要一定程度的體力與經驗,會希望有較密切的行前準備才較安心。

      無論如何,有任何想法可先以isivatan@gmail.com聯繫。
      之後若對山區的遺跡有興趣仍可聯絡,期待有較紮實的行前溝通

      謝謝您!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