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北橫旗山基點的入口眺望遠處,小林合流點清楚地在蜿蜒山間的梵梵溪露出頭來。幾週前還在那望向這裡,想像彼方立著軍警幕舍的樣子,這回彼此對調位置,距離出乎意料的近,那時佈滿了軍警的山,應充斥著一股肅殺氛圍吧。
由於那山間的戰役往事一直縈繞心頭,所以又到這兒,試著在現場尋找一絲戰役當時的氣息,並順道驗證一些分遣所的位置。
由於那山間的戰役往事一直縈繞心頭,所以又到這兒,試著在現場尋找一絲戰役當時的氣息,並順道驗證一些分遣所的位置。
以紅點標示此行以鐵條網里程資料以及現地判斷所確認的分遣所位置。 有明至バゴン道之間,尚有顧洋、旗山、顧蘭、泉等四處分遣所,因遺跡不明暫時無法確認位置。 |
從宜蘭往泰雅族Gaogan群推進的軍警,需要面對數道屏障。在抵達砲火射程能夠壓制大部分Gaogan群部落的バロン山之前,還有シナレク山與ボンボン山兩道主要的天險橫亙面前,這些天險成為雙方主要的衝突之地,並留下了許多激戰的故事與警備遺跡。
隨著明治四十三年的隘勇線推進行動完成,從ボンボン溪經ボンボン山到鄰近桃園廳界的西村一線,設置了許多的警備機關。
在《生蕃國の今昔》一書中,寫下了自旗山至二高地這段被稱為「ボンボン山線」的隘勇線,於日方完成占領後的人員配置狀態。此線共配置有45名巡查與139名隘勇,分配於1處監督所以及10處分遣所內。其中位於第一高地的監督所配置有巡查15名與隘勇20名;二高地配置巡查8名與隘勇10名;水源地配置巡查3名與隘勇6名;漆崎山配置巡查4名與隘勇8名;其餘的分遣所各配置巡查2名與隘勇4名。
《臺北州理蕃誌》則記錄有各據點間的鐵條網里程,比起各州廳報中僅列出據點名稱的資料,此線有明確的里程數字,是相當難得的參考資訊。在山下好不容易將日制里程換算為公制(同時也發現中譯版臺北州理蕃誌在換算里程時有些錯誤),接下來就靠現地觀察遺跡、器物等痕跡來判斷位置了。
バゴン道-太平 3町47間
太平-顧蘭 3町55間
顧蘭-旗山 5町08間
龜山-顧洋 3町20間 (註:原文疑為旗山之誤寫 ) 旗山-泉 4町10間
顧洋-有明 3町45間
有明-漆崎 4町10間漆崎-轟 3町14間
轟-最高地 4町46間
最高地-菅原 4町20間
菅原-ボンボン山警戒所 3町00間
ボンボン山警戒所-高木 3町44間
高木-水源地 3町21間
水源地-二高地 1町40間
由於前段被廣大整齊的人造林占據,似乎抹去不少古道的痕跡,使得尋覓古道的過程並不容易。所幸清晰的複道在離開人造林後現形,那些在寫真帖中軍警人夫行進的畫面得以更具體的在眼前呈現。
大正6年(1917年)7月,時任臺北中學校教諭的三屋靜踏上北部山地橫斷的行程,自ボンボン溪攀登バゴン坂的路途中,為隘勇線留下這樣的描述:
「こゝよりボンボン山まで五千尺を直上りに上る。坂は全部枕木樣の階段になつてゐる。
坂路の左方は所謂隘勇線で強烈の電流を通じた鐵條網が蜿蜒そして峯より峯に亙つてゐる。通路はその複道である。
複道の右側には約五町に一箇所づつ警官の分遣所がある。そして數箇所の分遣所を統轄するのが警戒所である。」
雖然臺北州的鐵條網已於大正12年(1923年)撤除,又在接下來數年持續簡化裁撤數個分遣所,大部分的階梯木頭在歷經風霜後也已腐爛殆盡。但如今走在這複道上,仍不難從左有礙子與電杆,右有分遣所的配置狀態拼湊出往昔樣貌,就和三屋靜的描述差不多。
踏入清晰的複道後,藉著鄰近漆崎的位置,以及附近散落的器物與平坦基地,確定了有明分遣所的位置。有明位於海拔1460m的稜線邊,在過去應是無樹遮蔽的良好展望處。好似在舊獵路上找到一條拉繩,再逐步將其自土中拉出來般的過程。自有明往後到漆崎、ボンボン山警戒所,直到二高地的據點一一現形。
道路登抵1583峰旁,即過往的要地漆崎山,曾書有漆崎山三字的老檜早已凋零。乍看之下是座平凡無奇的小山頭,但讀過這裡雙方激戰的故事後,似乎又飄起戰場的氛圍,彷彿在朦朧的霧林中還會有一幕幕雙方戰鬥的景象上演著。
泰雅族在Gaogan戰役初期佔領此地,建立反擊的掩堡。警察隊前後方的聯繫被切斷,前線因而陷入糧食飲水與彈藥皆缺乏的窘迫境地。6月21日凌晨,由陸軍再度出擊,經歷激戰才重新佔領此地,得以重新聯繫前後方。
率領軍隊攻占要地的的漆崎精一大尉,時任台灣步兵第一聯隊第六中隊隊長,在參與此戰役之前已經歷過日俄戰爭的洗禮。逃過死亡命運的他,在術後接受記者訪問時曾提到,山地戰在世界戰術運用中是當時未曾有過的型態,而此役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過去的墓標、負傷地等木標早已化為腐土,即使參考著舊籍裡的示意圖也難尋跡,只能在殘存的古老檜木間,想像著兩方據守各自掩堡,相互戰鬥的場景。
一路行過轟、最高地、菅原,來到原稱第一高地監督所的ボンボン山警戒所,為ボンボン山一線的監督機關。警戒所有分岔往西村的道路,雖埋沒在蕨叢間,仍不難尋跡。獨立的山峰是戰略要地,在透空處展望西方的群山,猶能想像砲口對瞄準目標的場景,還有那時李棟鳥嘴一線後方,自新竹方面同時進行著的推進行動。隨著隘勇線的推進,在眼前印上了大內臺、吉村臺、佐澤臺等要地之名,直到バロン山。
過ボンボン山警戒所,通過高木分遣所至水源地分遣所。往北面的溝谷查看,果然有細小的水流自砂土間滲出,在距離鐵條網端點二高地分遣所不到200m的距離設置此分遣所,不難聯想到這道甘泉在此地的重要性。想起當年戰事的記述中曾有泰雅族以糞尿汙染水源,使日警陷入無水可用,不得已以泥水池解渴的狀況,令人佩服如此的戰術運用。
我們從有明一路便緊跟著古道至此,感覺到沿途道路狀況很好,若是除去橫臥其上的許多倒木後,是處很好的歷史教室。
回到漆崎徘徊許久,一來是仍想尋找那些墳墓是否仍存遺跡,二來也是為了避免睡到墳墓上。但歲月確實將這些遺跡抹得相當乾淨,除了幾處平臺,一處有石塊疊起的小隆起處,看上去就是片寧靜的森林,那骨灰早就化作植物的養分,在自然中循環數輪了吧。
在尋覓營地的過程中,熊在漆崎下方的平地覓得幾處可疑土堆。微微隆起十餘公分的土臺,長寬約180cmX90cm大小,其邊緣過去可能有木頭所圍起,在風雨侵蝕、木頭腐爛後變成為今日所見的土臺樣貌。仔細可見十餘座如此型態的土臺,分布排列在數處平臺,整齊排列,令人不由得聯想到這是當年戰死者的墳塚。
無論是與否,這些痕跡都讓人更小心謹慎地走動。自明治43年5月開戰至8月15日的死傷統計,共有70名警察與80名軍人在這場戰役中喪命,在舊照片裡可見裝著骨灰的木盒,被等著運送回家鄉。不過相較日方還能謹慎的收屍、火化,泰雅族的戰死者又是如何的被安置呢?
明治43年6月21日,將近滿月。軍隊於凌晨一時半前進至天明前,是月亮越過天頂朝西下降之際。若那時天晴,森林應是一片銀白世界,雙方的槍響突然震破原本的寧靜,激烈的戰鬥在此時展開。天將明時,旭日旗於漆崎山頂飄揚,喇叭吹奏出皇御國的佔領信號…
此時於火邊,逢陰曆17日的月亮仍垂於樹梢,應與彼時相去不遠。在相似的景象下,這些戰鬥的畫面突然鮮明起來,也令人不寒而慄,這麼多的苦痛發生著,還有如此多的生命消逝在山間。如今只有角鴞與飛鼠交相鳴叫著,傳達著無比的寧靜,那時的景況彷彿是另一個星球般遙遠。
參考資料:
入澤滲,《生蕃國の今昔-附新竹蕃地行腳》,1922。
臺北州警務部,〈鐵條網里程調查〉,《臺北州理蕃誌》,1923。
《臺北州報》大正9年至大正13年間警察監視區相關訓令、告示。
《理蕃誌稿》
三屋靜,〈叭哩沙から角板山まで (三)〉,《臺灣日日新報》,1917年8月25日。
中曾根武多,《臺灣アルプス》,1924。
遠藤寬哉,《蕃匪討伐記念寫真帖》,1911。
臺灣總督府文書課,〈宜蘭廳訓令第三十三號隘勇監督所隘勇監督分遣所隘寮及蕃務官吏駐在所名稱并擔任區域ヲ定ムル件〉,《明治四十三年永久保存第三十二卷》,1910。
有明分遣所內的五三桐紋小杯。 |
有明分遣所附近的通電鐵絲網電柱,距離複道約30m。 |
漆崎分遣所的引道。 |
漆崎分遣所內的酒瓶堆。 |
漆崎分遣所內的三種礙子,由左至右分別為白色三重礙子、白色二重礙子、茶色二重礙子。 |
ホーカー液,由堀越嘉太郎商店出品的化粧水。 |
漆崎分遣所下方的平臺,疑似墓塚的土臺有較多的綠色苔蘚覆蓋其上稍可辨識。 |
菅原分遣所的駁坎構造較清晰,建立於複道上方高處,入口坡道已植有造林杉木。 |
水源地分遣所下方的水源。 |
貘様
回覆刪除初めまして。私は日本に住む、日本人です。
海外の言語は不慣れなため、日本語で書き込む事をお許しください。
很高興認識你。我是居住在日本的日本人。
我不熟悉外語,所以請允許我用日語寫。
--------------------------------
先日、自分の先祖が台湾で戦死しており、その墓が台湾にあるらしい事を初めて知りました。
(貘さんが資料として挙げている資料の何冊かを、インターネットで私も読みました。
「蕃匪討伐記念寫真帖」に肖像写真、「生蕃國の今昔」に墓の地図が載っています。)
大昔の資料ですので、墓地がその後どうなっているか非常に気になっておりましたが、あなたのブログのおかげで、現在の様子がわかりました。
非常に感激しております。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您好:
刪除首先要說聲抱歉。
因為我的日文書寫也沒有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以中文回覆也請您見諒。
同時非常非常感謝您的回應,任何一個可追溯的紀錄都非常珍貴
有許多歷史在戰後隨著後代回到日本而不易回溯
期待您能夠繼續尋找、保存、分享這段家族記憶。
雖然不知您的先祖是否曾擔任臺灣警察
但還是提供此資料,希望對您有幫助
《臺灣警察遺芳錄》
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1270954
若有任何需要在臺灣尋找的資料,也可以告訴我,我會盡力協助
isivatan@gmail.com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