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淺談以老照片考證拍攝地的理論與應用

玩玩照片的今昔比對已經好幾年,原本只當作是上山的趣味,看看前人取的景在過了久遠的歲月後,又有什麼變化,後來又發現在回溯場景的同時,我也能不知不覺站在原拍攝者的位置。在這樣的過程中,累積了一些資料與方法理論,並可以用這種「舊照片考證法」,建構出不少有有趣的成果。雖然稱不上是什麼多了不起的研究,還是嚐試將這些想法消化、整理,期望日後能藉此發現些老照片的新資訊。


一、理論簡述:

所謂的「舊照片考證法」,是以舊照片為材料,藉由其拍攝景物的內容、視野大小等資訊,取得原拍攝者取景的位置、使用的鏡頭焦距等訊息。以下是幾個目前想到需要先了解的概念:

1.焦距與視角:
焦距是指透鏡中心至感光成像平面的距離,詳細的內容在網路上很多,就不贅述,要特別說的是焦距與視角的關係。

視角是成像的範圍,隨著焦距的增加,視角會越來越小。拍攝者在某一處以某焦距的鏡頭,以其相對應的視角取景,在這視角中,前中後不同距離的被攝物體,堆疊出唯有該處可以獲得的畫面;隨著我們開始往其他方向移動,原本被攝的景物也同時改變著相對位置,進而產生不同的畫面,這樣的道理應該不難理解。

2.焦距與透視感:
假定我們想要使用不同焦距,讓被攝者的大小在畫面中不變,就得調整我們與被攝物的距離。用焦距較小的鏡頭,視角較寬,若再往後退個幾步,就得再換成焦距更高一點的鏡頭,才可以讓被攝物在畫面中的大小不變。然而畫面的「透視感」也同時隨著鏡頭焦距而改變(可參考此網路文章),因此每張照片皆有其獨有的透視感。

假如已知拍攝地點、鏡頭焦距,便會產生一張獨一無二的照片;反之,若我們獲得一張老照片,並知道拍攝地點,也能依其視角推算出原拍攝者使用的鏡頭焦距。更進一步,若知道原拍攝者常用的鏡頭焦距,便能利用此焦距拍攝卻不知道從何處拍攝的相片,嚐試於可能的地點取景,而推測出「接近」的拍攝地點。說接近是因為要完全站在原拍攝者的地點並不容易,除非可以觀落陰去問原拍攝者,不然我們只能說可以把誤差盡量降低。

總而言之,「拍攝地點」、「焦距」、「舊照片」三者的資料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二、實際應用:

知道誰在哪兒拍了照片能夠提供哪些訊息呢?至少在我到處隨意考察的經驗裡,有以下幾點:

1.考證舊時戰爭、登山等路徑與地點:
在沒有精密的地圖以及GPS的時代,人們若想要描述一處地點,可以藉山稜、溪流、地名、顯眼標的物等方式,告訴別人該地點的樣貌。有了相機之後,又可以用照片傳達這些訊息。

在臺灣的聚落、都市、巷弄街坊等建築物的老照片,因為建築物的獨特性,以及容易存在人們的記憶裡,並不難找到原拍攝地。

然而在山區不若城市街區大多從一平面取景,地形比起城市立體得多。若原圖未說明於何處拍攝,即變知道照片中的山峰、聚落、瀑布、斷崖等地名,還是得花點工夫才能確知原本的拍攝地點。

尤其是早年登山活動尚未興起,連許多山都還沒取名字,或是圖名圖說使用舊地名,都讓考究照片拍攝地增加不少挑戰性,在戰爭、調查時期留下的許多影像便是如此。但藉上述方式重新獲得老照片拍攝的地理資訊後,回到重要史蹟或是研究者走過的路上,總會有些感覺彷彿穿越久遠的時空而來,令人悸動不已。

2.提供景物變遷的比較,建立地景變遷的資料
對著舊景重新拍攝後,總會兩相對照著有哪些異同之處。照片本身留下的是瞬間,許許多多的瞬間集合在一起則是變遷,藉以得知事物曾有的樣貌。

以上兩點說多不多,但都是個人覺得很有意思的地方,讓走的山路更加趣味、踏實。

三、應用注意事項:

用這方法玩了一段時間,也發現在某些條件下很容易找到拍攝地,也有很困難的,這跟與被攝物距離以及是否有前後景相關。

最容易處理的是離被攝物(前景)近的老照片,因為前後景的相對位ㄦ置容易受到拍攝地點影響,有時差一小步便看得出誤差,此外,也由於原本就離被攝物近,所以獲得的地理座標也較近。

最難處理的是只有遠景的照片,如果景物離拍攝者很遠(大概10km以上就有點遠),加上沒有前景或中景作為相對位置輔助,或是山勢起伏不大,便不容易察覺移動位置產生的改變。也可以說,得向各處移動較大的距離嚐試不同的取景,才能判斷大概的位置。

不過百年前用的相機與底片,跟現今大不相同。除非知道攝影師當時使用的相機類型、鏡頭、底片(或玻璃版)等資料,不然是不可以將其焦距與今日類比的。

所幸,大多數的照片總還是有圖說,可以得知原拍攝地的訊息,否則許多老照片的景物並未能顯現清晰可辨的輪廓,要藉模糊的照片推知原拍攝地點是項大挑戰。

以上是關於以舊照片來考證拍攝地的簡單描述,實際運用上仍有許多影響條件,得自己走出戶外試試就慢慢可以了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