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俯瞰戰爭煙雲 – 嵐山舊索道雜記

  好幾年前驚喜地在美軍航照覓得南邦林業進行太魯閣大山伐木相關的建設蹤跡,從平地的軌道到舊一號至舊三號索道,甚至是步道,都在美軍的航照中一覽無遺,不知怎的竟然可以拖這麼久才真正踏上調查之旅。

  在這幾年,探訪嵐山森林鐵道的人們多了起來,但對這段1956年索道改線之前,始建於日治時期的第一號至第四號索道相關建設卻很陌生。今年也很幸運地搭上林管處的調查,將初步的硬體設施遺跡在上個月走了一遍,只等待後續的報告出爐了。

  倒是上個月因為時間匆忙,加上陰雨連天,有些地方沒能好好細探。總算在入冬後,盼到一處放晴的空檔,再訪上個月調查的遺珠之憾。
其中一張有嵐山舊一號與二號索道的美軍航照,1945年7月16日拍攝。
來源:美國國家檔案館典藏臺灣舊航空照片查詢系統 底片罐號B03661

2017年11月1日 星期三

三光道路偶見

在熊的誕生日出門走走,回到許久未訪的三光道路,意外地又發現些殖民時期遺跡。

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追分懷古-臺灣山椒魚發現之路隨想

原題名:追分陸軍倉庫全景 海拔五千五百五十尺
出處:《佐久間總督カラパウ討伐軍記錄寫真集》
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1914年拍攝,原題名海拔有誤。左後方山峰為三角峰,山頂已設有
三角峰分遣所;次遠處位在高地上的建築物為總督幕營與討伐軍司令部。

關於臺灣山椒魚(Hynobius formosanus)的發現,牧茂市郎於1922年發表在《動物學雜誌》的<臺灣產サンウウオヲて>一文中,如此記載著:

本種一九一九年五月楚南氏臺中州能高郡霧社蕃追分海拔約七千尺附近採集る雌て記載り。

2017年8月21日 星期一

路條考古

在山徑上撿拾垃圾的習慣,讓人意外發現許多古老的路條。

難以在大自然中快速分解的塑膠,埋藏在土中10~30年,甚至更久。在某些機緣下又被雨水沖刷出來,成了以往登山活動的印記之一。

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陳有蘭墓之謎

在對關到觀高之間,有座木柱靜靜佇立在古道上方,在楊南郡老師的報告和東埔部落長輩的口中都稱之為「陳有蘭」之墓。不過楊南郡老師已經在調查報告中提過,清朝的《臺灣輿圖並說》中便已有與陳有蘭相近的丹柳蘭之地名,所以木柱的主人顯然另有他人。

大水窟駐在所之水

去年在清八西段的調查中,曾在大水窟池的北側瞥見過去的輸水管線遺跡,今年再訪,原本想找找附近的活水源,卻有些意外的發現。

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

田裡的新生命

在菜園或稻田裡作事時,若是看到有隻鳥兒在離你很近的地方突然竄出來,走近那兒瞧瞧,總會發現牠們的窩。

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再訪西拉歐卡

大概是因為還對室島山抱著一絲希望,還有幾年前來訪的一些遺珠,趁著春雨的空檔排了一次行程,來到緣份未了的西拉歐卡。

2009年來時還只是把古道當成尋幽訪勝,下山看到《佐久間總督カラパウ討伐軍記錄寫真集》的老照片場景竟就在前幾天走過,才開啟了許多舊影追跡的行程,也栽進太魯閣戰役的世界裡,所以這次又帶著許多老照片來這兒試著補齊溪底軍司令部的一些拼圖。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海鼠山陸軍墓地殘跡

過去因為興趣、生態調查而一再來訪的海鼠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結下難解的緣份,成了每年都要來走走的山。除了幫忙撿撿登山客的垃圾外,大概就像拜訪老朋友一般,看看他有什麼變化,聊聊新話題。

這趟要從楊南郡老師很早期的調查報告開始,《太魯閣合歡越嶺古道調查與整修研究調查報告》中寫到:「...據胡先生所言,當初來此開墾種菜時,猶有舊日屋舍,及一百多座墓碑,大抵都是古白楊戰役陣亡者之墓,因榮民痛恨日本人,乃將墓碑掘起拋棄於荖西溪谷。...

走過海鼠山數次,總會想起這段往事,想像著墓碑是否還躺在茫茫草海的某處?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クナナウ駐在所與舊古樓鳥事

クナナウ(kunanau)是舊古樓排灣語kuljaljau所轉換的日文假名,為南臺灣甚至全臺灣首屈一指的龐大聚落。探訪時嘗試繞行整個聚落遺跡,規模之大實在令人讚嘆,加上其最高最低的海拔落差有100多公尺,恐怕在這裡待一個禮拜都無法細探完每個角落吧,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在殖民時期的駐在所遺跡上。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西拉歐卡的褐林鴞鳴叫

3月在西拉歐卡上方的稜線紮營,即將天明時,森林中傳來特別的聲響。

帶著錄音筆循聲前進,一隻褐林鴞飛過以橘紅晨曦為背景的枝頭,無聲無息。

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在合歡越築路之前......

過去二三十年來,經過許多前輩們的努力,對於合歡越以及立霧溪流域的道路變遷已有許多成果,不過也一直都有新發現,尤其是在太魯閣戰役時期以及更早期偵查地形階段的路線,都還有許多尚待探尋之處。

這篇其實是去年10月來到武嶺到昆陽之間,藉著臺灣舊照片資料庫《大正貳年討蕃記念寫真帖》和《佐久間總督カラパウ討伐軍記錄寫真集》老照片,探尋相關道路遺跡後緩慢整理出的一點成果。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壽駐在所與其他建物的記錄

壽駐在所位在鹿野溪諸多支流匯合處的河階,此地的布農族傳統地名為pispazan,pis-為種植之意,paz為稻米之意,pispazan指此處為最後可種植稻米之處;壽的日語則讀做kotobuki。駐在所擁有包含警部補以下8名警力配置。廣大的河階上還設置有蕃童教育所、交易所、蕃人療養所、酒保、神社等設施,是內本鹿越嶺道上的重要據點。因著內本鹿回家行動的緣由來這兒數次,直到今年才好好地把上面的遺跡做了初步記錄。

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內本鹿之聲

今年度的內本鹿之行,錄了幾段很喜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