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境界之霧(四)-山的另一邊

回到平地,山旅卻未有結束之感,也許是不時浮現古道在西方山中蜿蜒的想像,並感覺到解答越來越接近。雖然在那山的另一邊,古道在林道開闢後也許所剩無幾,還是懷著眼見為憑的堅持,督促自己在炭火味即將於身上褪去之際,延續這份意猶未盡。

那些舊照裡的黑白山景,究竟會呈現出什麼樣的色彩呢。

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境界之霧(三)-回望之地 Sakakivan

Sakakivan,是隱藏在卑南主山這四個漢字背後,無論在年代或意義上都更深遠的名字。

字源Sakakiv即「回頭看」之意,後冠處所焦點後綴-an而名詞化的Sakakivan,若以中文形容或許可稱「回望之地」。

當初在布農口述中得知此名,頓時讓這座百岳的內涵鮮活起來。而後在不朽著作《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 》資料篇所附〈系統別分布地圖〉裡,竟也看到這個名字在當年由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等人的調查中,以「Sakakiban」標註其上。除了欣喜於古老地名仍存至今,更感佩前人調查時的用心。

不過,Sakakivan是以誰的角度所回望?回望著什麼樣的景象呢?

論其海拔高度可謂此區盟主,周圍大崙溪、鹿野溪、馬里山溪、寶來溪等流域,皆是目光可及之處。直觀的想,人們在不同流域間移動的過程中,這必然是一處可望向家園、獵場、耕地等生活空間的制高點,越過此處便又迎來另一面視野。也因此,以Sakakivan為中心,即使在祂四方的布農族群皆以其生活區域主體的角度來解釋回望的意義時,倒也不相衝突了。


2021年2月2日 星期二

境界之霧(二) - 舊跡雜記

過去幾次總是因著文獻或口述裡的故事而特地一訪古道或駐在所,而這次倒是回到純粹為考究其空間所在而來。少了點人味的考究學,不免使人想過這些駁坎遺跡的空殼,是否也會讓人在一次次的懷想後,逐漸麻痺乏味了呢?

還記得七年前自岩雕上至出雲山望向此地的憧憬,此時再次來到接近他們的地方,才發覺時光轉瞬流逝。這段時間,又有多少痕跡消逝在風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