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6日 星期日

植物小記-高山馬先蒿 Pedicularis ikomai Sasaki

接續伊藤太右衛門於大正4年(1915年)6月大霸尖山探險之行採得黃花鳳仙花的記事,過了12年之久,此區的植物採集才又活絡起來,即臺灣山岳會於昭和2年(1927年)8月,由生駒高常、中曾根武多、古平勝三、沼井鐵太郎、瀨古喜三郎等人首次登上大霸尖山山頂之行。

高山馬先蒿(Pedicularis ikomai Sasaki,南湖蒿草)可說是這趟山旅的紀念之花,為此行採集品中唯一發表為新種的植物。雖然佐佐木舜一於大正11年(1922年)7月便曾於南湖大山採得此種,卻直到昭和2年的大霸尖山攀登隊帶回足以詳細描述特徵的標本後才發表,標本標籤上所寫的和名「イコマサウ」(Ikomasau) ,即「生駒草」,是佐佐木舜一感謝隊員們冒著生命危險採回標本,而以隊長生駒高常之姓氏作為紀念,拉丁化後的種小名ikomai更永存學界。

高山馬先蒿(Pedicularis ikomai Sasaki)

2023年6月12日 星期一

追尋模式標本的足跡-來到臺南的山椒魚

臺南州臺南市開山町三丁目一七三番地

這是牧茂市郎於1926年(大正15年)離開臺灣總督府臺南師範學校回到日本前往京都帝國大學前,以「精神衰弱症」的診斷結果為由,向總督府遞交退職願書中所記載的住址。

會注意到這些訊息,是由於6月來到臺南市烏邦圖書店分享山椒魚二三事,重新整理簡報內容時,翻出總督府檔案的相關資料,才想起牧茂市郎曾在這裡生活。

回溯臺灣的山椒魚進入學術界的歷史,總有段永遠無法填補的空白,源於那幾份下落不明的模式標本,數年前在京都大學的西川完途老師搜尋未果後,我也未繼續細究。但看到總督府檔案裡的片段訊息,倒是提醒了我,有份臺南市與山椒魚的連結來自牧茂市郎,模式標本的足跡也向前踏出了幾步。

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鄉音

回鄉過年,大概從小年夜開始,便不時在早晚響起炮聲。小時候覺得這些隨著硝煙味飄來的聲音,像是一種團聚的訊號,讓鄉下充滿濃厚的過節氣氛。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對炮聲反而感到敏感,過年成了需要忍耐渡過的時刻,即使到了雲林最東端的草嶺山區走走,依然逃不過炮聲追擊。

或許還留著前陣子在內本鹿的作息,清晨4點便自動醒來。這是一天中難得的時刻,狗兒能夠安心漫步鄉間小路,我也得以感受一絲山上的溫度和平靜。

2023年1月20日 星期五

黃喉貂之聲

秋日從海拔約2800m的營地醒來,即便沒戴上眼鏡,都能從樹隙間看見星點,預示著今日的晴空。回想昨夜無夢,便試著在黑夜中捕捉聲響,唯有白面鼯鼠的哨音從不遠處的華山松上傳來,擅自將這回應解讀為今日調查的好兆頭。

接近五點半揹起調查工具,點起頭燈沿來時路前往太平東西源的合匯口,預計在六點半抵達該地,從日出前的五至十分鐘開始,在約三小時內完成此線各樣點的鳥類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