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5日 星期五

境界之霧(三)-回望之地 Sakakivan

Sakakivan,是隱藏在卑南主山這四個漢字背後,無論在年代或意義上都更深遠的名字。

字源Sakakiv即「回頭看」之意,後冠處所焦點後綴-an而名詞化的Sakakivan,若以中文形容或許可稱「回望之地」。

當初在布農口述中得知此名,頓時讓這座百岳的內涵鮮活起來。而後在不朽著作《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 》資料篇所附〈系統別分布地圖〉裡,竟也看到這個名字在當年由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等人的調查中,以「Sakakiban」標註其上。除了欣喜於古老地名仍存至今,更感佩前人調查時的用心。

不過,Sakakivan是以誰的角度所回望?回望著什麼樣的景象呢?

論其海拔高度可謂此區盟主,周圍大崙溪、鹿野溪、馬里山溪、寶來溪等流域,皆是目光可及之處。直觀的想,人們在不同流域間移動的過程中,這必然是一處可望向家園、獵場、耕地等生活空間的制高點,越過此處便又迎來另一面視野。也因此,以Sakakivan為中心,即使在祂四方的布農族群皆以其生活區域主體的角度來解釋回望的意義時,倒也不相衝突了。


雖然對Sakakivan的回望懷有憧憬,可惜在即將進入隆冬之際,為了縮短面對降雪的風險,便計畫在離開日之出後,折衷取道卑南主山南峰循稜下鹿野溪,試著拐回熟悉的Pasikau。其實繼續往北接石山林道,很快便會與文明世界相連,但東方畢竟還是有歸屬感之處,也將Sakakivan的視野留待未來緣分到來之時。

每一夜,我們總會讀著手機裡儲存的記錄。其中一則反覆咀嚼的,是戴曼程在民國73年7月進行卑南群峰至見晴出雲的行程,登載於《中華山岳》雜誌中。他在離開卑南主山南峰後,於西向的中央山脈主脊留下如此描述:

0七00從二八三0M斷崖缺口處下降,十五分鐘後遇上一道約兩米寬的大裂隙岩溝,溝壁垂峭深達丈餘,超越困難,不得已情況下砍伐兩棵十多公分直徑的樹木,來搭架臨時便橋,用較粗的一棵樹幹作橋材,另一棵則作扶手,同時利用繩索和岩溝兩岸的樹枝,花了半小時工夫,才魚貫通過,0八0五又碰上大峭壁斷稜障礙,切斷了下降通道,搜尋十多分鐘,找出從稜脊北側迴繞路線,沿著這路線先攀回上稜脊,再向左下降陡崖到岩簷下方平台,接上另一瘦稜.......

同行的楊南郡也留下記錄於同刊物,兩人文字不約而同地顯示著南峰附近的稜線,依然和見晴北方連綿的山頭一樣,藏著許多斷稜落差,且規模更甚於此。在和緩的等高線中,根本無法察覺這樣的地形,唯有航照圖顯示植被茂密,仍使我們懷著七八分信心,剩下的不確定性,便當作留給自己的考驗了。

當年與戴曼程、楊南郡同行者,尚有林古松、林時鋒、廖吉成、黃明貴、郭信裕,皆是當時岳界活躍人士。但緣分更奇妙地自久遠的記錄延續至今,與他們同行的協作司宴、伍守國,正也是我們在東埔所敬愛的長輩們。

幾年前,曾帶著這份記錄前去詢問。
歷經三十餘年後,Tama依然記得隊員的名字,並深刻回憶道「那個路很難走!」

那時聽著長輩描述深溝架橋或下溪取水的過程,其實對這樣的辛苦尚未有特別的體會。直到此時即將走上他們曾走的稜線時,才又很想回到他們面前問更多的細節。這時才發覺,總以為聽到故事便很滿足,孰不知腦中缺乏發生之地的圖像,那些感受也似有阻隔,是故事如何精彩都到達不了內心深處的。

掛念著這段路的不確定性,便決定在離開日之出駐在所後,把握剩下的半天,輕裝去看看稜線究竟藏何玄機。在日之出山東鞍看著柚與幹仔先回營地歇息後,踏上獨自探行的路。

獸徑的指引依然清晰,此時輕裝也許又更接近牠們的靈巧狀態。在稜線南側廣大的松林底爬升,時而腰繞,時而沿稜,腳底有一股自在的力量,偶爾也不自覺小跑起來,試著體會動物們在林中奔馳,在樹木與石頭間閃避跳躍的感覺。

2700m山頭東鞍後,終於不見路條蹤跡,就連獸徑也開始模糊,無論是登山者或水鹿們,這段山稜似乎不是他們慣用之路。

為了避免遇到崩壁產生的落差,總是維持在稜線南側一邊腰繞一邊爬升。沿途並未遇到困難地形,直到約2730m處,才遇到一道略呈南北向的深溝,但順著深溝往南些也就平安繞掉,又繼續爬升了一百米,此時的路徑也在不知不覺中導向稜線。

不遠處的稜線有處展望的缺口,是一段與見晴北面類似,削立百米的崩壁邊緣。歇息於此靜觀山河,感覺到今天的西風又更強了些,與逐漸漫升的雲海在午後陽光下相互翻攪,有些刺眼。卑南主山在近乎正北的方向,像屏風般開展著兩翼的草原。想到那端也許有人正歡喜地拍著登頂照,才發覺離人味濃厚的地方是那麼地近,卻僅因一谷之隔便使此地未有太多世俗氣息侵擾。大隊人馬的喧鬧向來不是我們所好,所以即使此地更顯寂寥,卻也有包覆於寧靜的安全感。

繼續往東,又漸漸進入鐵杉領域。緩稜結束後也開始明顯爬升,最後來到2950m便打住,畢竟已階段性地達到探路的目的。前方依然是廣大的森林,水鹿痕跡也多了起來,這幾天盤算著直接腰繞過南峰的作法,似乎越來越有機會實行了。

可是,記錄裡的困難地形究竟在哪兒?

帶著這樣的疑問,便決定在返程時,跟著稜線下降看看。

回到展望的缺口,雲海仍然持續湧起。離冬至過後才一個多禮拜,下午兩點多的陽光已有夕照的氣味,令人看得出神。對於夕陽,我們總是陌生,木瓜山與祂吐出的雲氣常在午前便遮住陽光。來到西部才能看見的夕陽,反而成了一種家鄉意象,讓人回想起從前能夠看著太陽落下丘陵與水田的景色。

才離開展望缺口不久,一道垂直劃過稜線的深溝,在毫無困難地形徵兆下出現。扶著樹探頭往下一看,有著令人驚懼的深度,原來這就是記錄裡的大裂隙。

順著邊緣來回觀察,裂隙深淺不等,北側裂口抵稜邊連接斷崖。相較於深度,僅約兩三米的寬度卻給人用力助跑便能一躍而過的幻想。更讓人納悶的是,順著裂隙往南約三十餘米便能找到通道繞過,不知當時是什麼狀態使他們非得架橋通過呢?

繞至裂隙西側覓得一地攀扶樹幹降至底部,似乎是裂隙最淺之處。兩側岩壁極為迫近,底部鬆散地充填著兩旁落下的砂土,在內移動也得戰戰兢兢。抬頭見天空剩下一條白色細線,有股走進山「裡面」的奇妙感覺。

北方裂口連接著通達溪底的斷崖,景象極度令人膽寒。不禁想像著飛鳥自外看來的視角,一刀劃入稜線的縫隙如此俐落,是不可思議的造物之術。

通過了大裂隙,不久又也遇到斷稜。這處斷稜同樣可在南側覓徑繞過,但戴曼程則從北側繞行,此路線也是相當驚險,成了另一疑點。沿斷稜底部上行,這處落差有如逆斷層,上下磐之間形成的巨大岩蔭,已成了山羊遮風避雨之處。或許在過去原住民仍維持著狩獵歲月時,這裡會是他們理想的歇息處所。

在這附近上下徘徊,才發覺來時腰繞通過的深溝與大裂隙、斷稜,皆屬一體構造。龐大的山體似乎正在進行著人類有生之年無法察覺的分裂或錯動,更感覺到無論是形體或生命,人與這座山相比之下是如此渺小。

帶著報平安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回到營地與柚分享探路所見。有了這些訊息,心中的不安也減緩了些,仍掛懷的,是天氣預報中連紅葉村都低於九度的低溫,更加深了我們要通過卑南南峰下到溪底避寒的念頭。

隔日,告別營地順著昨日所探之路而行。再一次流連於斷稜與裂隙的奇觀,有了這些經歷,再回到東埔找Tama們聊聊也許又有不同的迴響。

來到昨日探路終點,繼續腰繞在高大的鐵杉與冷杉混林下,偶爾穿過巨石堆,也有灌叢裡的小草地,煤山雀與鷦鷯的鳴聲更捎來道地的高海拔氣息。

在海拔約3000m處順利接到預定下鹿野溪的稜線,雖然與Sakakivan仍有一兩公里之隔,南峰的視角同樣使人憧憬。祂雖然沒有顯眼山容、基石或高度等誘因吸引許多岳人前去,但因戴曼程描述的景象,也使人想前去一看。

穿越過張牙舞爪的馬醉木與刺柏陣,更慶幸不用背負重裝通過此地。不久穿出草原,展望大開,從關山、向陽三叉、新康山一線,到後層秀姑巒山的稜線都一目了然。燦爛的陽光使人幾乎感覺不到冬季氣息,山頭們像島嶼般浮出雲海,原本所想像著從此地望向內本鹿的視野,也被覆蓋在雲海之下,雖然感到有些可惜,但也許是山神要在我們心中埋下再訪的種子吧。

柚拿出手機拍照,意外發現網路訊號良好,開始擷取所需資訊。我也跟著方才水鹿母子逃離的腳步,往不遠處的峰頂攀去。

山頭上全由崩裂之結晶石灰岩石堆成,嵯峨歷亂、嶙峋突兀;峰的頂端矗立一座高約二十五公尺左右,週圍長約三十公尺,柱狀巨大岩石,峭豎危懸,無處可供攀登,岩柱西壁下方亂石中有洞穴,洞中可容四-五人擁坐,緊鄰岩柱南側的石筍,也高達二十公尺,可從石隙爬上石筍頂部,我們企圖緣此石筍攀上岩柱,惜以數公尺之差距,未能如願......

來到山頂岩塔底部,景象同戴曼程在三十多年前所述,親臨其下仍使人相當震撼。岩塔的存在感不只發自於其巨大,也因位處峰頂更顯獨立,使祂散發著極度引人好奇,也同時使人敬畏的力量。

暫且按捺下登頂的衝動,先在這座岩塔下環繞觀察。在巨大的石塊間下降或攀爬,偶爾傳來一種轉山膜拜般的儀式感,逐漸和緩方才興奮的情緒。如同大霸尖山或牡丹岩般依附著傳說或禁忌般,這座岩塔的孤立樣貌,也散發著一股令人崇敬的氣息。

來到接近最高點之處,仰望陡峭而手腳難以著力的絕頂,果然是常人難以接觸之地。這時才理解,戴曼程一行人當年未能登頂的緣由。

這段近在咫尺卻未能登頂的差距,也產生類似大霸尖山所喚起的思考空間。若是十幾年前的我,或許也會想盡辦法攀至最高處一觀,但此時已沒那麼強烈的挑戰慾了。這些年一直追尋更多與自然間的連結,內心對山、樹、石等自然物的觀感也不時改變著,他們不再只是實現自我挑戰的對象,更期盼內心或生命中的一小段路,能夠與他們建立某種只屬於彼此的記憶。

這時,只想再記住更多岩石的觸感、溫度、顏色,還有因祂而生的悸動。
仰頭望著岩塔頂端長出的幾叢草木,也但願他們繼續守護那幾公尺範圍裡的寧靜,給予其他過客啟發。

回頭望向雲海與群山,雖然不見盼望中的來時路,卻也在即將再次墜入雲霧前,感受到Sakakivan在視覺之外的另一層面意義-只有不停走下去,才能累積並延伸那回望的空間與記憶吧。

戴曼程記錄中的大裂隙
在此捕捉許多影像,期待能再回到東埔勾起長輩們的回憶。

裂隙裡的天空
自然展現著令人驚奇的刀工

展望的缺口,望向柔和的Sakakivan卑南主山

卑南主山南峰頂岩塔
繞行其下,自然能感受祂散發的特殊氣息

岩塔頂端的最後一段路,是使人不得不回望的一道牆
Sakakivan也在此時有了不同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