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3日 星期四

再訪西拉歐卡

大概是因為還對室島山抱著一絲希望,還有幾年前來訪的一些遺珠,趁著春雨的空檔排了一次行程,來到緣份未了的西拉歐卡。

2009年來時還只是把古道當成尋幽訪勝,下山看到《佐久間總督カラパウ討伐軍記錄寫真集》的老照片場景竟就在前幾天走過,才開啟了許多舊影追跡的行程,也栽進太魯閣戰役的世界裡,所以這次又帶著許多老照片來這兒試著補齊溪底軍司令部的一些拼圖。

尋找室島山

室島山在哪兒至今都還未有定論。金尚德老師曾到卡拉寶農場的山丘尋覓未果,李瑞宗老師也曾到西拉歐卡駐在所上方的稜線尋找,卻也同樣一無所獲,這兩處地點皆各有依據。一是蕃地地形圖將卡拉寶社的北方山頭標誌了室島山,不過鄰近的「富田山」也同時出現在蕃地地形圖的兩張圖幅中,所以不排除蕃地地形圖上的室島山是誤標地點。

許多資料其實都將室島山的位置指向西拉歐卡上方的稜線。在《大正弎年太魯閣蕃討伐軍隊記念》一書中附有〈溪下溪目算圖〉,此圖的稜谷比例雖然有嚴重變形,但對於日軍進軍路線以及各部落彼此的相對位置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參考價值。圖中將室島山標示在西拉歐卡社的西北稜線上,再加上書中有照片分別拍攝了室島山,以及從室島山俯視西拉歐卡社的景觀,從其俯瞰視角推測室島山應離西拉歐卡社不遠。

影像方面,還有《佐久間總督カラパウ討伐軍記錄寫真集》中,以〈カラパウヨリ太魯大山ノ稜線.三角錐山.室島山.南湖大山ヲ望ム〉為題名的兩張山景照片,也明白指出在卡拉寶看室島山,且照片視野落在北方。

眼看室島山的位置已經縮小到較小範圍,但在前幾年就曾從碧綠神木到西拉歐卡駐在所間的稜線仔細搜尋過一次,這次依然未能如願,只有在海拔1520m~1540m處,有些駁崁分布的地帶,恰好有顆躺平的大石較為可疑,大小也合乎老照片中給人的感覺,但表面沒有發現刻字,無法證明這兒是室島山。

如果字體經過百年風化殆盡,就算石頭還立在原地,也無法作為室島山的證據。更何況,若是隨著某處崩壁滾落山谷,或是像佐久間總督屯營碑那樣被推倒、破壞的話,再怎麼努力還是白費力氣。或許室島山就這麼停留在某處,成為一座想像的山頭吧。
稜上大石何其多,室島山在哪兒?
西拉歐卡駐在所

順稜下降到西拉歐卡駐在所之前,還有幾處特別的遺跡。海拔約1450m處可以看到一座傾倒的碑座,在山坡上則是墓碑,一旁還有鐵鍋和鐵皮桶。奇怪的是幾年前還可以看到一個水泥製像香爐般的小物,臨走前還將其安置於碑座旁,還擺了花朵並敬酒。這次來原本想好好測量記錄,竟然不翼而飛,在山坡上也遍尋不著,不禁擔心被有心人給帶下山了。

墓碑旁已遺失的小物。
雖然不知道是否真的被人拿走了,還是藉機告誡,
別隨意將這些文物抽離原本所屬的空間。

從墓碑再往下走不久,又出現數處平臺,其中最高的平臺有兩堆矮石堆,石堆中央立有石柱,未有刻字,懷疑這一帶是共同墓地。

繼續下降到駐在所的平臺,高大的柳杉依然佇立,我們紥營於此,作簡單的測繪。

夜裡,焦土山大崩壁的落石聲更加明顯,無論大小的落石滾動都聽得一清二楚,伴隨著飛樹、樹蛙和黃嘴角鴞的夜曲,交織成極特殊的聲景。

謎一般的道路與溪底軍司令部

隔天自駐在所沿南稜下降,從鄰近圓形花圃的一角沿稜下降,不久就會踏上一條非常寬大的腰繞路。道路起點的地面有些水泥構造、石疊駁崁以及鐵線,往西試走一段發現路況還不錯,最後消失在一處茅草崩塌地;往東的部分則在回程時探得,得從駐在所先沿西南稜下降一小段至相近的高度才會發現,路況比西段更好,一直走到駐在所北方的第一道溪溝都還能找到路跡,實在非常耐人尋味,而合歡越就在這條路上方不遠處平行,不知會在何處相會,或是另有路線選擇,由於時間限制只好計畫下回再探。

回到謎般的寬大道路,繼續往南下的道路叉口位在一株桫欏旁。一路之字轉折,嚐試緊跟著古道走,還蠻有成就感,真是訓練尋覓古道的好地方。除了幾處較陡而破碎的地區較不易找到道路痕跡外,大概70-80%的路段都可以抓出來,算是保存狀況很好的軍用道路。

下到溪底的岩稜,看到久違的山景又湧現許多感動,8年也差不多是此時來訪,現在又喚回許多印象。8年前下山後看到老照片,很神奇的馬上就認出這兒的小瀑布與岩稜,大概是很驚訝於百年來竟然沒有很大的改變,尤其是這兒就座落在塔次基里溪畔,這條年復一年一年沖激著大地的大河。

原本想過溪到溪底軍司令部的大河階紥營,不過多數河道水急又深及大腿,只好打消上溯至麻哈篙的想法,在稜尾就找了塊砂地安營,再輕裝過溪到溪底軍司令部探探。

第一次來時只注意到佐久間總督屯營碑,忽略了其他廣佈於此的遺跡,尤其是紀念碑東北側的石牆遺跡非常壯觀,也是此地規模最大而完整的駁崁遺跡。石牆以卵石疊砌,高1-1.5m,厚1-1.2m,由於河階地勢略由南往北傾斜,且有些地區較高,所以石牆也依地勢而起落,像長城一般起伏。石牆的北、東、西三側各有一出入口,在東北與西南角各有突出疑似崗哨的構造;石牆內側有數處方形駁崁,可能是不同的機關或將官營舍,但沒有充分特徵用以辨識原來的功能或所屬單位。

除了這處石牆遺跡與一旁的紀念碑外,還有許多零星的駁崁或石堆分散在河階各處,座落在河階最南側的世良岡橋址也相當有看頭。此橋是以西拉歐卡作為諧音轉換成這三個漢字而得名,老照片中以木柱作為橋頭,至今仍遺留有直徑15cm-20cm,深約50cm的柱洞,兩柱洞間寬約1.6m,鐵線則已一絲不存。最令人感動的是橋頭基座的駁崁仍與百年前的老照片一模一樣,除了感謝上天留情,還要佩服當年的施工品質。

有別於古老的舊部落帶來人去樓空的感慨,太魯閣戰爭時期曾有數百人活動的戰跡地則有另一種感覺,還想不到如何形容,也許是想到這處地點曾是改變許多原住民族的命運,而我們面對過去曾發生的歷史洪流也難再上溯,只能待在此岸靜觀其變,年復一年至此尋跡。

〈「セラオカフニ」溪底軍司令部全景:海拔四千七百尺,右下方ノ白線ハ引水用ホ-スナリ〉
以下老照片皆出自佐久間總督カラパウ討伐軍記錄寫真集》。
資料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拍攝位置比老照片更上方,再更往下也沒有比這兒好的展望了。
道路在此進行較大幅度的之字,橫腰過一段崩壁。

〈「セラオカフニ」ヨリ溪底ニ至ル難路ニ於テ侍從武官一行〉
這時還沒有架設木梯。

西拉歐卡駐在所南稜尾,雖然岩稜陡峭,仍是最容易上下的地點。

〈「セラオカフニ」溪底輸送困難ノ光景〉

從老照片可以看出從前曾架設木梯方便上下。

〈「セラオカフニ」社蕃人歸順ノ為下山光景〉

應該是同一處岩稜,不過經過百年的侵蝕風化和植被覆蓋已經不容易看出來了。
                                             
〈「セラオカフニ」溪底無名ノ瀧ニ於テ稻垣博士ノ不動尊〉

沒什麼變化的小瀑布

〈「セラオカフニ」溪底ノ蕃橋ヲ利用シ軍隊前進及輸送ニ使用〉

為了便於讓後方山稜突出比對,所以比老照片原拍攝位置還要後退不少。

〈世良岡橋〉

世良岡橋在溪底軍司令部的南側河道狹處,仔細比對橋基的駁崁疊石仍與百年前一模一樣。

2 則留言:

  1. 您好,由於近日想去拜訪歐西拉卡駐在所,想請教以下幾個問題:          1. 請問綠碧神木下切歐西拉卡駐在所西北稜大約多久時間呢? 2. 想問歐西拉卡駐在所西北稜是否有甚麼危險崩塌地形?因為看您文章沒有特別提出。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因為這趟行程已是好幾年前,對於下切時間和地形已沒什麼深刻記憶。但提供一篇台大登山社的記錄,或許您已參考過:
      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595205256.A.8C2.html

      但還是要強調,受到個人經驗、現地天候、人員狀態等條件不同,對於行走時間、地形危險程度的判斷也會有差異,無論是行前計畫與現場都以風險最小原則評估為佳。

      祝行程順利。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