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回溯成功坂時光 - 阿里山口新高登山道路雜談

從排雲山莊通往圓峰的坡道,在玉山南稜西坡的玉山圓柏灌叢與崩溝之間,筆直劃出刻痕,即使在遠方眺望,也能清晰辨認。

進入3000米的高寒地帶,植被演替的速度緩慢,有時比對高海拔地區的老照片,尤其是最高海拔的玉山圓柏或冷杉植被,在歷經數十年的時光中,總似乎沒什麼明顯變化,經常使人有種時光凍結的錯覺。

也因此,如開闢道路、疊石成牆的人為活動,在經歷長久的風霜後,依然留下痕跡。正如這條曾被稱作「成功坂」的登山道路,至今仍有許多比例的路段仍為登山者所使用著,卻很少有人了解腳下步道的過往歷史。

玉山主峰頂附近登山道路望南峰方向
右方筆直道路為大正15年開闢之「成功坂」部分路段。


阿里山口新高登山道路的最初樣貌

今日岳界自塔塔加鞍部攀登玉山的路徑,可以追溯至昭和13年(1933年),臺南州進行自鹿林山莊至新高下駐在所(今排雲山莊),以及新高下至新高山之間,總長十數公里餘的新登山道路開鑿工事。

然而有所謂的「新道」,便有相對的「舊道」,而此舊道即臺南州於大正15年(1926年)開闢完成的新高登山道路。

回顧新高登山道路的開闢史,若將臺中州與臺南州之間的道路與設施開闢過程相比較,不難感受到兩地方政府對這座時為大日本帝國最高峰所投注的心力之多,彼此較勁的意味也從未減少。

最初,臺中州水裡坑口的新高登山道路於大正13年(1924年)完成,成為新高山邁向大眾化的轉捩點。鄰接新高山西方的臺南州,似乎也嗅到藉此帶動地方發展的氣息,考量當時已有森林鐵道通至阿里山,隨即於隔年(1925年)籌組道路調查探險隊,試圖規劃自阿里山攀登新高山的路線。

調查隊由臺南州內務部長大竹勇帶領,同行官員包括土木課長磯田謙雄、勸業課長林繁三、警務課長鶴友彥、嘉義郡守荒木藤吉、嘉義郡警察課長大津義人、警部金子條助、營林所所長重松榮一、上野技師等官員,與五十餘名達邦社原住民組成調查隊,於11月至12月間進行道路勘查。

而後,臺南州於大正15年9月開啟道路開闢工事,工事亦由警察組成搜索隊進行,11月便將道路開鑿至新高山頂,工費約一萬餘圓。沿途設置鹿林山、前峰、新高下三處避難所,並於11月14日於鹿林山避難所舉行道路開通式。

阿里山口登山道路的開通,讓攀登新高山入口又多了一個選擇,使得登山人數繼續攀升;連結臺南州與臺中州之間的路線,讓出入新高山區的行程設計也有了更多可能性。

這段路線,可參考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阿里山》、《新高山》圖中,自阿里山通往新高山的步道。登山道路雖然曾歷經幾次改線,但此兩圖測圖年代為昭和2年(1927年),即道路開通隔年,因此應顯現了道路開通最初的樣貌。


隱藏於地圖背後的地名

地圖上除了山名與避難所之外,擅於增添路線趣味的日本人,在沿途也命名許多地點。若參考道路開闢完成之後的登山記錄,不難發現有許多被一再提及的地名,作為標誌顯眼地景,或作為道路踏勘之際遭遇天候與地形險阻的紀念。

嘗試在舊時登山記錄之中,拼湊早期攀登新高山的光景,也會發現這是一趟地名相當豐富的路程。

登山者若自嘉義搭乘阿里山森林鐵路至沼の平,可自車站西方不遠處的登山口開始步行,道路在萬歲山、兒玉山、石山之間的山稜盤轉起伏,途經兒玉山北方與東方的鞍部,分別為「第一分水嶺」與「第二分水嶺」,這兩處鞍部在日後將會隨著森林鐵道的延伸,分別改名為「兒玉」與「新高口」,而在伐木事業尚未延伸到此地的年代,仍是偶見巨大針葉樹的針闊葉混合林。

第二分水嶺之後繼續攀升,行經由臺南州知事喜多孝治命名的「試驗坂」與「希望坂」後,抵達鹿林前山北方的鹿林山避難所。其中,試驗坂亦有「還曆坂」之稱,典故出自於臺南開設寫真館,且熱心於阿里山與新高山景觀宣傳的林久三,以62歲還曆之年高齡攀登此坡時,卻於途中不慎跌倒,因而留下此名。林久三於登山道路開通之際,便前往登山道路沿途取景,於昭和3年(1928年)出版《阿里山新高山景色寫真帖》一書,留下許多道路開通初期的珍貴影像。

至鹿林山避難所開始,登山道路行經山谷「三ケ溪」與鞍部「栂の峠」後,開始繞行於「大竹山」南方,後接「タータカ鞍部」。大竹山即今日麟趾山,此名出自大正15年道路探險隊行經此地時,於此遭遇惡劣天候險況,而以大竹內務部長而命名。

自塔塔加鞍部面臨的第一個陡坡為「奮鬪坂」,坡道以許多之字型轉折攀行前峰山腹,接抵奇岩林立的前峰東鞍,之後接續「努力坂」而通抵「前山避難所」。

前山避難所之後,隨即面對西峰稜線西側的斷稜,斷稜之下有西山祠鳥居,過後是為「西峰の險」,即「鶴鳴坂」或「眩暈坂(めまい坂)」。無論是哪個名字,都顯現出此處地形的艱險,也道出鶴警務部長在道路勘察之際的驚險狀態。

道路經過西峰險坡後,進入森林地帶,氣息寧靜神秘的山頂有「西山靈原」之稱,建有「西山祠」。西山神祠後行經「靜寂の岩」、「白木林」等地,再走過山腰道路不久,來到「新高下避難所」,為登頂新高山前必宿之處。

新高下避難所附近的楠梓仙溪源流,有「法音瀧」日夜不停地傳送瀑音陪伴著登山者。前往新高山的道路繼續之字攀升,終以「成功坂」接至新高山南方稜線,通抵峰頂。

在這些豐富的地名中,嘉義郡警察課於昭和4年(1929年)時,亦藉著登山者投票而定出「新高八景」。自登山口至新高山依序可經過東山の夕映、石山の花畑、鹿林の雲海、一服谷の栂岩、眩暈坂の遠望、西山の靈原、白木林の奇觀、主山の日の出,共八處名景;除此之外,阿里山口路線也仿照水裡坑口路線,製作「內臺名山標高」之標木,設置於沿途同標高處。

這些名景也偶爾可在往昔登山記錄或繪葉書中出現,但隨著道路陸續改線,這些地名只維持了不到十年有登山者頻繁陪伴的歲月,也在新道開闢後走向破敗荒廢的命運,卻也因新高山熱門程度在臺灣高山中居冠,留下的記錄數量遠高於其他山岳,因而深深烙印在新高山登山史裡。

在新道開闢後,其實仍然可以在登山記錄中見到部分登山者或學子選擇行走舊道前往新高山。這也許就像當今仍有人對於古道或前人曾行之路,有著一份緬懷與好奇吧。


持續前進的登山口與路線

作為步行入山起始處,登山口總是會被特別標誌的地點。在沼の平西方不遠處,是最初的阿里山口登山道路起點。在舊照片中可見書有「新高登山道路入口」或「新高山登山口 此處ヨリ七里十一町」字樣的木柱,即是此登山道路的里程。

當年道路完成之後,各據點(避難所)的里程如下:
阿里山-鹿林山 3里19町 (約13.85公里)
鹿林山-前山     2里7町   (約8.62公里)
前山-新高下     28町       (約3.05公里)
新高下-新高山 29町       (約3.16公里)
共約28.68公里

而同時期水裡坑口的里程:
水裡坑-楠仔腳萬  7里25町 (內含水裡坑-內茅埔4里27町臺車路線) (約30.22公里)
楠仔腳萬-觀高      7里27町 (約30.44公里)
觀高-新高山          4里9町   (約16.7公里)
共約77.14公里

可以發現,即使扣除水裡坑至內茅埔的臺車路線,兩線長度差距仍達兩倍有餘。或許這就是即使阿里山口道路在有多數坂路險阻,起伏較大,中途又沒有警察機關保護的劣勢下,仍因為里程較短,鐵道交通轉乘也方便,所以吸引許多人選擇此線攀登新高山。

隨著阿里山運材鐵道計畫在昭和6年(1931年)延伸到第一分水嶺兒玉(今自忠),臺南州也規劃了新登山道路,預計自第二分水嶺開鑿自動車道至鹿林山麓。自動車道在隔年(1932年)進行測量和開鑿工事,昭和4年(1933年)完工,道路寬約4.5米,長約6.8公里。

自動車道完工後,鐵道也在不久後延伸到第二分水嶺,「新高口」取代阿里山成為新登山口。至此,步行起點大致定型,之後要到戰後繼續開闢玉山林道、楠溪林道、新中橫公路等道路後,新高口才又逐漸被塔塔加取代。

此路雖有自動車道之名,但在戰前日人登山記錄中,從未看過自新高口搭乘自動車前往鹿林山莊的記載。不如說自動車道只是目標,此道若需要達到可行駛車輛的標準,仍需逐年投入許多經費與人力修繕才可能達成。反倒是臺中州方面在昭和14年(1939年)開通至內茅埔的新高自動車道,是實實在在可通行汽車的5米寬道路。無論如何,在1930年代逐漸走向軍事擴張的時局後,這類與經濟或資源開發較無直接相關的建設,很自然地被當局擱置,兩州的自動車道失去持續開闢的經費,也因此保留了今日玉山的淨土。

承繼先前提到日人在沿道命名景點的習慣,在這條自動車道同樣有著許多展現地景特色或紀念地名。自新高口起,途經矢竹の七曲、百峰ケ崎、石山の花畑、默禱の崖、石山の神木、鹿の寢屋、杖止の關、モリソン臺等地,而至鹿林山莊。

每處地名都代表著當地特色或有所典故,例如石山附近的草生地是許多野花生長之處,而有石山花畑之景;默禱の崖則是由於有工人於道路開鑿之際因火藥爆炸而犧牲,臺南州知事今川淵巡視道路時於此默禱之處;杖止の關則是由於自阿里山方面行來,至此進入較平緩路線而可收起金剛杖而得名。

這些地點在無詳細圖面資料的狀況下,確切位置仍有待探詢。尤其是在戰後玉山林道開闢後,這條道路的樣貌更加模糊。如今モリソン臺的紀念碑下落不明,其他的自然景點或許也早已被玉山林道的開闢所覆蓋,或是隨著植被演替而不復以往,只能在過往的登山記錄裡回想。

回到最初的登山口阿里山,自步行起點往新高山方向前進後,日人仍未遺忘當初的出發點,登山口的標柱也繼續擔任人們遊覽阿里山時,順道於此留影的角色。所以,在某些老照片中仍能看見寫著「新高山登山口 此處ヨリ七里十一町」的木柱,只是又多了一個小小的「」字。

至今仍有解說牌立於舊登山口原址,但搭乘火車至此開啟步行至新高山的旅程,在如今交通便捷的時代裡,也很難體會了。


漸趨成熟的路線

走在今日塔塔加通往玉山的山徑,無論是緩升腰繞、鑿開岩壁的斷崖路,或是望見樹上的礙子時,總有感覺這是日人所闢之路。而後試圖在舊籍裡尋覓整理,確實印證了這份印象。

而登山道改線的契機,也似乎不僅只是吸引更多登山者自阿里山口入山,或是提升登山道路安全性之類的單純想法,畢竟當時選擇以阿里山口出入的登山者已多於水裡坑口,道路沿途的險地也少有墜落之類的山難發生,最危險的西峰險坡眩暈坂都設有安全的木棧道爬升至西山神社。

推想當時也許存在著超越上述條件的推力,使臺南州方面以超乎想像的積極度,持續著新高登山道路改善的工事。後來瞥見幾篇《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相關報導,雖然未述明其間因果,但就當年時局與之後開闢新道的結果相互連結,也略有道理,提出作為參考。

一篇引人注目的報導是關於「新高山祠面向」的爭議。話說當時已普遍認知交通便利、景觀多變,且多為登山人選擇入山的阿里山口為「表口」,登新高山之後,下八通關出東埔、水裡坑之出口是為「裏口」。新高山頂除了三角點、帝國最高峰的木標與三角櫓之外,還有新高山祠,在過往的登山記錄中,幾乎無一不記述向神祠敬拜,可見這座神祠的存在在日人心中的象徵。

新高山祠是於大正14年(1925年)由臺中州方面所建設,位在三角點北側平臺。我們若回想當時自八通關方向登上新高山的景況,從新高山的北面登頂時,很自然地便將新高山祠的正面建設朝向北方。因此,當人們接近山頂聖域時,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新高山祠,且是面對其正面,通過新高山祠後,才會抵達三角點。

但隔年開通的阿里山口登山道路是自玉山南稜登上峰頂,情況就完全反過來。抵達新高山頂欲向神祠敬意卻得從其背面接近,這也就是臺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於昭和11年(1936年)視察新高登山道路後,提出的尷尬之處。

藤田知事雖然沒有強調要神祠改變面向,畢竟此神祠當初是由臺中州所建設。但憑藉當時選擇自阿里山口入山者眾,藤田知事的建議仍帶點曖昧意味,希望神祠面向的問題應超脫州別,期望由有識者討論。

此年還有另一契機,是東京於該年獲得1940年第12屆夏季奧運的主辦權,亦適逢皇紀二千六百年。考量到舉辦奧運時,將伴隨大量國內外觀光客湧入,臺南州開始計畫將登山道路大幅改線,避開奮鬪坂、努力坂、西峰險坡等地,改為於其下方以較平緩坡度攀升,提升整體安全性。

臺灣國立公園進入籌備階段也有推波助瀾作用,致使各州廳與地方協會為了新高山劃入國立公園以利發展觀光而在國立公園名稱以及設施等方面,各此提出意見,持續祭出改善措施。

雖然當屆奧運由於七七事變局勢影響,導致取消於東京舉辦奧運,甚至最後因為二戰爆發而取消當屆奧運。但從昭和13年(1938年)的報導看來,臺南州仍然撥下約兩萬圓預算進行新道開鑿工事。

此新道開鑿的區間包括自鹿林山莊經塔塔加鞍部至新高下駐在所之間約12公里,以及新高下駐在所至新高主山之間約1公里餘道路。道路於該年開鑿完成,幾乎構成了今日攀登玉山的主要道路系統。

自鹿林山莊與塔塔加駐在所開始,新道改於大竹山西北側緩繞,經過今日稱為大鐵杉的「珊瑚栂」,下至塔塔加鞍部與舊道形成X交叉,繼續以較和緩的坡度上升,略過三處大幅之字爬升坡道,接至新高下駐在所。

自新高下駐在所後,繼續沿著原有舊道至荖濃溪源附近,開始直接於新高山西南正下方山腹之字上升,於今日風口與來自水裡坑口九十九折坂道路相接後,登上新高山。

如此一來,不僅縮短了道路里程,也讓各路段步道爬升的坡度更加平均。不知不覺中,登頂後由新高祠背後接近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若自地圖觀之,可以發現一件看似巧合卻又讓人懷有諸多想像的事實。舊道自新高下出發後,原本會向南方跨過荖濃溪上游乾谷,進入高雄州境內盤升再登上主山;然而新道在荖濃溪上游乾谷向東北方分岔後,路線全部都開鑿於臺南州嘉義郡境內,幾乎沒有一絲越界。

由於新高主山處於臺中、臺南與高雄三州的境界交會點,帝國最高峰的頭銜對於地方政府有宣傳或發展的加分作用,以至於過去曾發生新高山所屬問題的爭論。高雄州雖然沒有加入這場戰局,但臺中州和臺南州對於新高山的管理歸屬,早在昭和2年(1927年)臺灣八景票選熱潮,以及日後相繼改善登山設施時便不時有爭論,即使在十年後的國立公園籌備時期,都能看見兩州在新高登山的宣傳上付出相當大的心力,相互角力的意味濃厚。

其實談到地域所屬問題,早在自動車道開闢之時,當時的臺中州知事竹下豐次便對臺南州的作法頗有微詞。因為在鹿林山一帶至塔塔加駐在所的自動車道,甚至是鹿林山莊,其實都位在臺中州境內,地方政府在背後有哪些檯面上看不見的計較也頗為耐人尋味。

因此,當我們看見即使臺南州與新高山相接的地域宛如細小觸手般,與其他兩州相接的比例相差極大,但新道卻仍一絲不苟地全在該州境內開鑿時,不免聯想到這是為了日後經營管理之便,避免道路或山域所屬問題橫生枝節所產生的結果。

或許是兩州投入的心力相當,在各自境內的登山道路與設施持續改善,在觀察過去日人登新高山的行程安排時,反而有相互得利之感。許多攀登新高山的行程皆以阿里山口進,水裡坑口出,只需大約5~6日不等的天數,便能飽覽新高山區景觀,沿途宿泊便利,也能在出入口阿里山與東埔遊覽景點,為兩地都帶來登山人流。

如今這條登山路線與山屋設施皆由國家公園管理,地方政府之間對於路線歸誰管理的問題也不是那麼在乎了。也相信當初促使新道開闢的緣由,絕對不如前述這般線性,而有更多尚未被了解的部分,或許也純粹是因地形適合闢路使然。這些推測或許有些結果論,就當成茶餘飯後話題,就暫且不用太認真看待了。


行過今日新高路

歷經多次改線,無論是舊道或新道,都已被目前的林道或公路切割或破壞,難以完整循跡全段。

自塔塔加鞍部至玉山主峰的新道仍持續著使命,也有部分舊道仍被使用著,例如經由玉管處整修的麟趾山口至塔塔加鞍部步道,便是大正15年完工的新高登山道路;自排雲山莊至玉山西峰、西山祠的山徑,推測也是沿用舊道繼續使用。另外,從排雲山莊往玉山圓峰方向的山徑,也沿用了一部分的「成功坂」。

當我們走在前往圓峰的道路上,並不是很容易注意到原本轉折通往玉山南稜線的成功坂,其實就在通過自動氣象站之後不久,逐漸隱沒在往舊道伸展的灌叢中,獨自往玉山南稜線轉折而去。

讓人訝異的是,這段成功坂即使在新道開闢之後,在將近百年後仍然相當清晰。無論是寬約1~1.5米的坡道,或是通過崩石坡時,細心疊砌的上下駁坎,都讓人忍不住駐足細看。

而我們比對著臺南女中的老照片,也感受著玉山南稜在舊道通暢的時代,曾是人聲沓雜的步道;也在岡田紅陽的山岳寫真集中,想像他為了取得心中的美景,而在步道沿途尋覓攝影點的身影,並發現他總是偏離步道,而猜想他構圖取景的思維。

下山途中,在成功坂轉折處下望,望見石坡底部有著奇特的石墻跡,分散兩處。那是以當地灰色石塊疊砌而成,與圓柏灌木一起圍出南北狹長的長方形緩地。不知是否會是當年道路開鑿隊的暫居之地,畢竟在老照片裡仔細尋覓,竟仍能發現這處石牆跡早已出現在臺南女中登新高山的山景一角中。

但此時的腳步暫不允許我們前去一探,也許就像其他豐富且引人遐想的種種地名,留待未來時日機緣再逐一拜訪。

總之,看似複雜的登山道路變遷,在一一理清之後,對於腳下所踏之路的歷史有更多的了解,也感到走得更加踏實了。


位於阿里山新站旁的新高登山道路登山口原址

成功坂一景,道路經崩石坡時,疊砌上下駁坎

成功坂一景,道路清晰的程度彷彿仍頻繁使用著。

成功坂下方的石牆遺跡
暫時推測為道路開鑿隊的臨時營地。

於玉山南稜上,觀望昭和13年開鑿的新登山道。
 
新高山南稜攀登舊景
資料來源:南女百年資料庫


在玉山南稜往山頂望去。

原題名:〈我國最高峰たる新高主山絕頂(海拔一萬三千三十五尺)〉
出處:《阿里山と新高山寫真帖》
資料來源: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自南側往玉山頂望去,右方原有新高祠。

7 則留言:

  1. 成功坂下營地,會不會也可能是早年探勘隊的宿營地呢?

    這篇剛好文字好模糊,但好像登頂前也有露營一晚? 看不清楚>_<

    千辛萬苦の甲斐あつて 廿八日いよく目的を達し 新高の絕頂に立つ 又もや鶴鴨坂の名を殘して 新高登山道路探險隊記(三)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感謝!!!
      我也看了這篇報導,探險隊登頂前一晚還是住在楠梓仙溪源流旁。
      其中有提到登頂前一日於楠梓仙溪畔露營.....登頂日上午七點出發,一開始溯行溪流,接著通過冷杉林來到海拔一萬二千尺地帶.....

      可惜隔年開鑿隊的報導中也沒有這個石牆營地的相關訊息
      也只能看之後還有沒有機會在其他資料中找到線索了。

      刪除
    2. 原來如此,看來只能繼續等待其他資料了,謝謝

      刪除
  2. 新高山阿里山登山口現為沼平車站附近。可是從此『上山』後,往鹿林山的實際道路線是如何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如內文所述,這段道路可大致參考陸地測量部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阿里山》、《新高山》,可用許多歷史地圖平臺套疊比對概略位置。

      但我沒有實際踏查全段,所以無法給您具體的路線描述,期待有心人補足這些探索空間。

      刪除
  3. 您好,我最近要走玉山西峰前峰連稜,想詢問您這些資料是從哪裡或哪本書中查詢得知的,希望能不吝告知,感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您好:

      這些資料整理自許多報章雜誌,有關攀登新高山的登山記錄、新聞,資訊非常龐雜而無一一羅列。這些資料大多已數位化,可於各類日治時期史料的資料庫中以關鍵字搜尋。

      關於玉山登山史的介紹,也推薦林玫君老師的《玉山史話》一書,亦可從書中的引用文獻來尋找自己用得到的訊息。

      以上訊息供您參考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