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春暖,中旬響起北方中杜鵑的首鳴,迎來山鳥的繁殖季。不絕於耳的鳥語,也暗示著螞蝗隨氣溫回升而蠢蠢欲動,走了半天總算脫離其侵擾,來到溪畔一處空地安營。前幾年來到此地數次,此時環顧四週卻感受到不少變化,原本的溪床長滿虎杖且濕滑無比,在去年圓規颱風帶來的豪雨沖刷後,變得空曠了些,石頭上的青苔藻類也被磨去不少,反而沒那麼難走了。
雲霧籠罩的中海拔溪谷,兩岸檜木盡是苔蘚與地衣垂掛,更顯濕潤。日落前,霧雨暫歇,沿溪漫步,忽見一顆溪石附滿綠色物體,蹲下細看,心底隨即驚呼-這些隨水流擺動的海帶狀藻類,無疑是尋覓已久的Prasiola sp.!
回到帳篷喚來隊友一觀,作些簡單記錄-生育地海拔約2000m,水溫11.7℃,氣溫12.5℃;葉狀體多呈狹披針形,邊緣波浪狀,寬1~3cm不等,長度5~20cm,亦有將近30cm長的葉狀體,數百株密集生長在一1米大小的岩石上,多數沉於水中,順應水流而伸直,也有生長在較淺處的葉狀體不時與空氣接觸。近拍可見深淺不一的綠色區塊,有些氣泡在皺褶內滾動著,也許是光合作用所產生。續往上下游尋覓,也只見另一小群,生長處的流速因無儀器可測量而不明,但並不和緩,反而多是水流沖激之處....
令人驚喜的Prasiola sp.溪菜族群,種類待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