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再訪北一段雜記

隔了兩周再訪北一段的調查的隨記。

酒紅朱雀的早餐

午後七時,即將入睡前,依然有股躁動的氣息在山屋的廚房流竄著。

協作與甫自山頂歸來的客戶正處酒酣耳熱,不顧整屋疲憊的山行者,恣意高聲談論著沒什麼意義的對話,是那種旁人聽到都覺得在浪費時光的客套話。

事實上,在第一晚的雲稜之夜,我已因這種自顧自的高聲談話而忍不住大發雷霆。
可惜,憤怒的呼籲在最後仍化作滿屋喧鬧中的一道游絲,毫無影響力道。

下舖的山友說道:「反正明天就要下山了,也睡不著,來聊天好了。」

數十年來出入南湖山區,已不知看了多少亂象,聽了多少瘋言瘋語。
這回,因為調查結束份外疲勞,也就不想再多管閒事。

眼皮闔上前,總喜歡把大話說滿滿的某協作告訴隊員們:「我把廚餘倒在山屋旁邊囉!你們想看水鹿可以去等。」

隊員小聲回答道:「這樣好嗎?」

想起今天清晨,那山屋外十餘隻酒紅朱雀正快活地覓食著,厚厚的鳥喙不時拾起偌大的植物種子,磨合咀嚼。

湊近一瞧,原來是一顆顆玉米粒。

酒紅朱雀的食物 - 人類的廚餘玉米粒。


南峰下小屋

為了調查,終於接近這處位在主峰與南峰間溪流源頭的小木屋。

從碎石坡下切至冷杉林中,幾乎所有的石頭都覆上一層厚厚的苔蘚。如此不受人類干擾的地方,就連獸徑也出奇地不明顯。不知是食物資源相對匱乏,或是動物們也覺得這是片不可侵犯之地,他少有干擾的樣貌也使我們的腳步更加小心,彷彿踏入一處神聖境地。

水源從石縫中緩緩鑽出,蜿蜒於箭竹叢中。徜徉在這片夢幻的天地裡調查,雖然沒找到預定調查的物種,但相信這條件極佳的環境,應仍有牠們的蹤跡。

調查結束之餘,我們穿越濃密的箭竹叢,來到佇立小丘上的木屋。

充滿銹色的鐵皮屋頂,雖然經常融合在大山陰影下,卻總能讓我們在行過南峰附近時,攫取幾刻目光。

木屋樣式與中央尖溪山屋如出一轍,但或許因為濕度較低,人為的破壞也少,整體的狀態仍比中央尖溪良好。在離人潮不算少的北一段旁,這棟木屋的狀態也算是個異數,連牆上的簽名也寥寥可數,倒是前幾天都還有大學登山社的學子造訪,床板也比上次熊熊造訪時多壞了幾片。人類的破壞力,還是比大自然強多了。

想起昨晚的年輕協作還自豪地說:「XXX山屋應該快被我燒光了吧。」
這讓總是依靠這北一段幾座木屋躲雨的大夥兒,聽著很不是滋味。

幾年前媒體廣為報導的鏡音王國,也曾在這裡建立據點。屋內放著「盡忠報國」的掛軸,還有一把已開鋒但不利的武士刀,看上去就像是異次元的物件,與山屋格格不入。

但我能想像著他們尋得一處少有塵世喧囂的淨土,在這小屋內度過不知多久的歲月,這裡應該存在過少有人懂的寧靜與快樂吧。

記得他們去年又因為另一次事件上媒體,而地點已換成研海林道的工寮。然而媒體追逐他們的浪潮從未退去過,山中的小屋只能成為短暫的避風之處,或許他們又在某個山中的無人小屋建立起自己的避秦山寨了。

關上木門,這處南峰下的小屋又再度回歸寂靜。

南峰下的舊木屋。
舊地圖

在南湖溪山屋旁的草叢裡,還立著一面地圖。

地圖以數片木板拼接,刻著北一段山區的稜脈、溪流、山徑、山峰、宿營地等資訊。雖然不知道此面地圖是何時製作的,但地圖上的路徑已由710林道進入,而非取道寄歷亭,或許可作為一個線索。

其實在幾日前,在南峰山屋也看到一面內容相同的地圖,只是因為太多的地衣苔蘚覆上,沒有仔細的觀察內容。這回在南湖溪山屋旁又看見它,自然多看了幾眼。

手作的地圖比起今日依賴電腦而產生的制式、規格化作品,其字體、筆觸、線條都是獨一無二。上頭的資訊雖然不如現代精美的等高線圖完整,不妨就當作是傳達該年代的工具、想法的作品。想起前人曾經用雕刻刀仔細地在木板上,刻出一座座山河的名字,花費較多時間完成的作品,也許也能換來較多大家佇足觀看的時間。

今日的地圖推陳出新,GPS也益加普及,這份木製的簡易地圖也逐漸被遺忘。隨著南湖溪山屋的破敗,地圖也逐漸腐朽,但這些木料回歸大地後不留痕跡,比起山友經年累月丟棄的塑膠垃圾,其一生可說溫和平靜又圓滿。

不知是黃喉貂還是白鼻心,在這面地圖上留下了爪痕,不小心洩漏了牠們的存在。

木板地圖一隅。
舊地名奇列亭也被保存在地圖上。
黃喉貂或是白鼻心也留下牠們的簽名。

2 則留言:

  1. 想念那片寧靜!

    回覆刪除
    回覆
    1. 謝謝您

      這些年來仍一次次來到這些地方,環境仍持續變動著,甚至更糟了。
      無論是山域的使用者、管理者,顯然都有很多進步空間

      「寧靜」或許也是需要爭取的,期待每個人以具體行動,讓這片山林更美好。

      刪除